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将推动汽车产业规模再扩大一万亿元,同时能够拉动5G、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正在不断加速车联网产业的布局,从2015年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便开始在国内落地发芽,至今已有包括上海、重庆、北京、杭州、深圳等在内的多处示范区。
6月13日,工信部公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现状、产业应用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此外,《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总体推进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使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的规范》也在研制之中,中国还将进一步打造“中国汽车人工智能2.0”体系。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规划,将陆续出台适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体系、道路交通规范、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法规等。
对中国而言,智能网联汽车是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事实上,近两年来,工信部陆续印发了《汽车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车联网和5G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车联网产业链庞大,大致可以分车载端、网络端和服务端产业。车载端包括车载智能终端(中控显示屏、HUD、液晶仪表等HMI设备)、Telematics(无线通信模块)等,网络侧包括通信基站(电信运营商和通信技术公司),服务端包括车联网服务平台(TSP)、信息内容提供商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商等。
权威机构预计,到2018年,全球车联网的市场总额有望达390亿欧元,到2025年100%的汽车将具备移动互联网接入功能。国内而言,随着车联网和智能交通通用标准的明确与政策利好,到2022年车联网车载终端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旨在建设安全、高效、健康、智慧运行的未来汽车社会,建立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未来与此相关的汽车制造、信息技术、交通服务等领域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