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绵绵的早晨,我来到了美丽乡村--玉城街道龟山村,这里依山傍水、群山叠翠,江南水乡气韵楚楚动人。清晨的龟山村,在鸟儿欢快的鸣叫声中舒醒,枝条也被吵醒,吐着绿芽,河流被推醒了,扭动着长长的身姿,开始迎接新的一天。村前的九山河如一条碧绿色的绸缎从村口静静铺过,秋日细雨轻轻地敲打着河面,漾起一圈又一圈柔滑的波纹。只见一位穿着红衣的村姑来到河边,敲敲打打洗洗涮涮,忙个不停。村口有小桥、有流水、有长廊,烟雨朦胧,梦里水乡……
龟山风光:江南水乡美如画
标签龟山村位于玉环市城北区域,因其山形似龟而得名。龟山从落龟山南麓,东南面有龙虎相护,西北西南有龟蛇把门。龟山村村口有一座石狮子威严守护,村牌墨迹飘香,青瓦白墙上书写着"玉城龟山: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不知该村到底美在哪里,让我们进村探寻一番。
村口的九山河长廊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建于2016年下半年。漫步于古色古香的九山河长廊,时光仿佛在倒流,让人身心宁静。长廊内一只只红红的灯笼垂挂下来,让视觉获得了舒展与延伸,整条长廊都被点亮了。长廊外,流水潺潺,景色迷人。秋风吹过,对岸一排排绿竹发出一阵阵"嗦嗦"清脆的响声,白墙绿竹轻轻地倒影在河流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沿着长廊一直走下去,越走惊喜越多。文化长廊里挂着一幅幅介绍该村历史文化的图片,供人在此休息阅读。在长廊尽头就是一座小木桥,静静地站在桥上,可以眺望远方,只见青山远黛,绿水环抱,一座小绿岛端坐于河面,岛上绿树成荫,鸟儿飞翔,生机盎然。欣赏完空灵的自然景观,我恋恋不舍地从桥上走下,没想村居墙上一幅幅优美的江南山水画,清新地跃入我的视线,画里有小桥流水人家、孤帆远影、桃红柳绿,与龟山村的山清水秀融为一体,成为美丽乡村一道亮丽景观。
九山河长廊是该村美丽乡村的重点项目之一,长廊建成后,村里的人们都非常爱护它。组织了爱心队来维护长廊的日常清洁。长廊是村民最爱去的地方,白天是村民晨练、聊天的好去处;夜幕降临的时候,又是广大文艺爱好者跳舞的天堂。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也会加入其中,跟着大家欢快起舞。
龟山文化:深挖历史传承文明
龟山村在文化建设上下足了功夫,先后建设了龟山村文化礼堂、文化讲堂、文化长廊、九山书院、民风展示厅和农耕文化展示厅。
标签2016年底建成的百姓精神家园的文化礼堂,不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更成为展示本村特殊亮点的窗口。礼堂以二堂五廊为格局,依托村部为群众提供活动场所。两堂是指礼堂和讲堂,共占面积300多平方米。五廊包括村史廊、成就廊、励志廊、民风廊、艺术廊五大板块,具体展示龟山村的发展概况。村民可以在礼堂办理道德礼仪活动,开村民大会,看文艺表演,在文化礼堂转悠就像走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风景里。
往村里走,一幅幅巨大的中国传统壁画一一呈现,诗图相配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最让我惊讶的是一幅巨大壁画足足围满了整个庭院,庭院边还有一处"樟子坛"遗址。相传,清道光,龟之阿,怪石嶙峋,高坦天成。其中,丛樟俱茂,皆参天,三难合。樟坦四下,盘根错节,与嶙石相虬,可见天长日久,非千年元寿而不成。远观樟丛,独木成林,高低有致,恰落奄兀处,如千年神龟之毫顶,缘冠形祭坛,曰"樟子坛"。相传,风和日丽之时,樟坛之上,云蒸霞蔚,彩虹升腾,仙气回荡……仿佛道光普照,甚是神奇。故,亦称"神樟坛"。时过经年,逐显异相,闻名遐迩,自然以信化灵,尊为庇神。
只可惜,"樟子坛"如今略存稚樟,遗踪难觅,已经成了一个迷。在2009年,该村重新修筑,用来纪念。
" 樟子坛"遗址上去,我们就可以见到该村的"九山书院"了。"九山书院"有图书8000余册,藏书丰富有国家领导人选集、古典文学、科技知识、卫生保健、儿童读物等十多类书籍。院内还有琴棋书茶,供人学习、阅读和休闲活动。
九山书院内书法、国画遍布,布置得非常雅致,很有书香文化气息,该村很多学龄书童喜欢来此看书学习,通过阅读来丰富知识面。书院的成立对提高该村村民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
标签龟山村有30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特别是苏陈两姓先祖在该村迁徙较早。在村里山脚下,村民盖房挖出了旧船板和盆碗等生活用品,外山边挖出了烧瓦窑遗留的破瓦片就是证明。苏陈两姓先祖勤劳俭朴、为教育子孙后代制定了祖训、族规,为家训家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该村的风土人情展厅,我们就看到了苏陈两姓先祖的祖训、族规。该村为此教育后人继承祖先美德,弘扬优良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龟山村农耕文化馆展馆,展示了日常生活用品、农业生产工具和劳作工具等三方面60余件实物。尤其是加工米面的传统手工工具的展示,可以让年轻一代了解祖辈为加工米面付出辛勤劳作的全过程。你想知道为什么龟山人加工的米面深受本地人青睐,这就是该村祖辈在加工米面特有的五方面技术,让米面刚蒸熟闻起来又香味,吃起来软口。
农耕文化的展示将使年轻人更好的体会该村农耕文化的内涵,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该村除了新建的九山书院、风土人情馆、农耕文化馆,还有历史悠久的玉楚古道。玉楚古道曰官道,由来已久,清雍正十年(1732)玉环古志玉环山图已有表识。古道全长约36里,是玉环与楚门往来的主通道。日常,世代百姓为生计在此道奔波不息。巡抚、同知、名仕,高贾在此通道留下足迹,更见证了玉环解放事业。据悉,地下党从此道密行联络各方。抗战时期,日伪军窜此道抢烧奸杀,被游击队抗击。解放战争,解放军由此道奔向战场,剿灭国民党残军,对解放玉环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道,夏天赤日炎炎,秋天风雨袭人,冬天寒风凌冽,行人受尽苦楚却无处避憩。公元1947年国民丁亥年,龟山陈家升、陈家相、苏天法为首事,在两山隘口处兴建路廊三间,历时32年。风雨所摧,墙裂木朽。1979年,陈家升、陈家相长子陈天明商议重建,石块做墙,石条为梁、石板盖顶,已防风雨侵蚀,至今又历39年。如今,村里重新装修古道路廊,取名风水台,道旁立一石碑,名虎峪关,寓意富裕之地。现在,古道将成为村民谈古论今的好去处。
站在龟山村山顶往下望,一幢幢村居被房前屋后的柿子树环抱,愿美丽的龟山村如这红红的柿子树一样,"柿柿如意"红红火火,期待一个江南水乡的秀美龟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