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教育 > 正文

小学老师同台飙戏 “教师版”《雷雨》惊艳上演

2021-11-05 11:24     

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孙竞)婀娜的繁漪眼神里藏着三分倔强,挣扎于感情漩涡的周萍紧蹙双眉,单弱的四凤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11月7日至8日,曹禺经典剧目《雷雨》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不过,在舞台上倾情投入的却是11名“兼职”演员——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力行“教师戏剧社的老师们。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剧院,同台飙戏,共同演绎长达1个小时40分钟的“教师版”《雷雨》。

“教师版”《雷雨》演出现场 摄影:朱博

舞台上,语文班主任“穿越”成为周公馆大少爷,音乐老师扮演着伪善的旧社会资本家周朴园,美术教师“变身”周公馆的管家鲁贵。同时加入的,还有书法、办公室、医务室的老师。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校长滕亚杰表示,此次演绎《雷雨》,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戏剧情怀。教师戏剧的出现,为校园的戏剧氛围增添了力量,营造了师生共同发展、上下贯通的艺术氛围。

“教师版”《雷雨》演出现场 摄影:朱博

灯市口小学与戏剧有着深厚的渊源。1933年,当时只有23岁的曹禺先生创作了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基石”的《雷雨》。第二年,灯市口小学的前身——老育英学校的“新剧社”就在东四社交堂接连公演三天。“那个时候,话剧对于中国来说是新事物,却蕴藏着先进的思想和与时代做抗争的力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演出《雷雨》,学校老一辈教育者令人敬佩。” 滕亚杰说。

2014年,灯市口小学与东高房小学、北池子小学携手成立了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资源带与中国儿艺建立了“高参小”合作,带领孩子们闯进了戏剧的天地。学校携手中国儿艺大力打造戏剧课程,自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开设戏剧必修、选修和社团课程共计5607节(次),定期开展年级戏剧专场演出,成立“小小马兰戏剧社“,让全校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如今,“人人都参与,班班有剧社“成为灯市口小学打造戏剧精品教育的基础。孩子们三次将传统剧目《马兰花》搬上中国儿艺舞台,浸润在向真、向善、向美的戏剧世界里,感受生命的美好,传递高尚的美德。

学校营造“戏剧教育,人人参与“的全方位戏剧教育氛围,学生的“小手“拉起了老师的“大手“,共同加入戏剧行列。今年3月,取名于“致知力行”校训的灯小资源带“力行”教师戏剧社正式成立。灯小资源带也与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这是在继“高参小“项目与中国儿艺携手发展学生戏剧教育之后,再次与专业艺术剧院牵手发展教师戏剧教育。

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戏剧已经在灯小资源带“扎根“。老师们不仅在舞台展现成果,更将戏剧带回校园。他们有的将戏剧中人物情感分析迁移到对语文课文的分析中,有的把排戏时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师生在戏剧表演中学习艺术、体验人生、认识社会。

在《雷雨》中扮演鲁妈一角的语文班主任崔颖说,戏剧表演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让观演和表演者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这样的感同身受,有利于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了解字里行间的故事,收获课本之外的知识和智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